析譜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定量分析濃度
析譜TU-1810plus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憑借其高精度光學系統(波長范圍190–1100 nm、分辨率0.1 nm)、多功能分析模塊(如光譜掃描、動力學測試、DNA/蛋白質分析)及智能化操作設計(如8英寸觸控屏、GLP自檢功能),在科研與工業領域具有廣泛適用性
UV-2202PCS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吸光度測試儀$n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是一種基于物質對紫外(200-380 nm)和可見光(380-780 nm)的吸收特性進行分析的儀器。由于其操作簡便、快速、成本相對較低、靈敏度較高且應用范圍廣,它已成為化學、生物、醫藥、環境、材料、食品等多個領域實驗室的基礎儀器
透鏡大平片激光鏡測試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反射率 (Reflectance): 測量特定波長或整個光譜范圍內光線被玻璃和薄膜表面反射的百分比。影響外觀、光污染控制和太陽能得熱。
吸收率 (Absorptance): 測量被薄膜或玻璃本身吸收的光能百分比(通常由透光率和反射率計
COD總磷氨氮亞硝鹽酸紫外可見光光度計分光光度計設置
開機預熱:打開光度計,預熱15分鐘。
選擇波長:設置為試劑指定波長(常用620nm)。
調零:用去離子水裝入比色皿,放入光度計調零(吸光度=0)
析譜UV752S
理解光吸收定律: 直觀地驗證朗伯-比爾定律,理解吸光度與溶液濃度、光程長度的關系。
認識電子躍遷: 通過觀察不同物質(尤其是有機化合物、染料、金屬絡合物)的吸收光譜,理解電子從基態到激發態的躍遷(π→π, n→π等)與吸收波長的關系。
理解光譜特性: 學習吸收光譜(不同波長下的吸光度)和最大吸收波長的概念及其意義。
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學生用機甲醛測試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薄膜電子與光制藥薄膜固體測試儀紫外光度計
柔性電子/顯示: 測試柔性基板(如PI膜, PET膜)、觸摸屏保護膜、導電薄膜、光學膜(增亮膜、擴散膜、偏光片保護膜)的拉伸強度、彎曲性能、模量、耐折性、表面硬度(可能需要其他儀器)等,確保在制造和使用過程中的機械可靠性。
鋰電池: 測試隔膜(非常重要的安全部件)的拉伸強度、穿刺強度(防止短路)、熱收縮率。
電路板材料: 測試覆蓋膜、絕緣膜的剝離強度等。
生物醫藥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在生物醫藥領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是一種極其基礎、重要且應用廣泛的分析儀器。它主要利用物質在紫外光區和可見光區(通常波長范圍為190 nm - 800 nm)對光的吸收特性,進行定量分析、純度檢測、動力學研究等。
以下是它在生物醫藥中檢測的主要項目:
核酸的定量與純度分析:
DNA/RNA濃度測定: 這是經典的應用。純凈的DNA在260 nm處有大吸收峰,R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金屬元素鐵銅錳鉻檢測
目標物濃度: 溶液中特定離子(金屬/非金屬)、有機分子(藥物、維生素、污染物、生化分子)、生化指標(蛋白、糖、酶)的含量。
物質特性: 純度、是否存在特定官能團或結構特征。
體系狀態: 化學平衡常數、反應速率。